商標代理手記(一) | 純官費注冊商標時代,代理機構何去何從?
導讀:自從商標局開通網上在線提交申請商標功能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網絡辦理商標申請。這對于申請人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的利好消息,無需提交紙質資料至北京或代辦窗口,也可以不委托代理機構徑直提交。表面上看起來,既節約了時間,又節省了成本。然而,這對代理機構而言則是一次挑戰,更有人坦言這將會是整個代理行業的一輪“大洗牌”。
關鍵詞:惡意申請 代理機構 政策監管
簡介:《商標代理手記》的創作靈感來源于商標代理機構工作日常中近萬次的商標檢索、預申請提交經驗,基于《商標法》及《商標法實施條例》,根據《商標審查及審理標準》、《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的審理指南》等文件,結合《民法典》、《刑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民事訴訟法》、《公司法》等法律條文形成的系列作品。從商標代理機構視角出發,行文采用平實和口語化的表達方式,旨在讓讀者尤其是相關領域的從業者能夠更加深切的體會到當代法治的創新,同時也為日后的確權、維權探明方向、提供想法。
近幾年我們親眼目睹了商標局官費一降再降。尤其是駁回復審、初審異議、撤銷連續三年不使用等案件開通網上申報以后,還能享受9折優惠。商標代理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為此,商標代理行業的公司也做出了諸多努力,積極展開“自救”運動。例如說,商標自助提交過程中許多初創企業者可能會難以理解45類尼斯分類的選擇,以及頭疼如何查詢判斷近似商標。針對首次接觸商標注冊的申請人,商標代理機構可以提供人工介入的增值服務(一般稱作“專家注冊”、“管家注冊”或“保姆注冊”),為擬申請商標所在的行業規劃選擇核心注冊類別,詳細檢索可能存在的近似商標,并在商標局官費的基礎上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不過,由于商標申請是遵循個案審查的原則。一直以來,商標申請通過率問題總會被人們所詬病,這也一直困擾著商標代理機構。即便已經不是商標申請的“小白”,也有可能遇到查盲期、同日申請、審查員的主觀性等各種原因被駁回。對此,有些商標代理機構推出風險共擔的業務(一般稱作“擔保注冊”或“金牌注冊”),承諾如果商標申請未獲通過,商標代理機構會退還代理服務費用甚至全部款項,而收取的價格通常都在每類千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機構宣稱所謂的“包通過”其實就是這種“不通過退款”的服務,因為根本不存在說有商標能夠百分之百通過的說法。只有江湖郎中才會聲稱包治百病。
相比較于專利需要撰寫較為復雜的交底書國外代理注冊商標,商標只需要有一個圖樣即可提交。目前,專利代理機構施行的是前置審批項,同時需要3-5名通過資格考試并工作2年以上的專利代理人方可設立。而代理人又必須本科是理工科專業背景才能報考。這樣的門檻讓一部分人望而卻步。反觀商標代理,只需要營業執照經營范圍里包含“商標代理”并且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登記即可。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商標代理行業。目前,通過備案的代理機構和律所已有近6萬家。
不過,商標代理機構所能承接的不僅僅是商標申請業務,作為最基礎的入門級服務,一些擁有“互聯網思維”的代理機構選擇將其作為一款“引流渠道”,純官費0服務費自助提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為一眾申請人提供了便捷,看似便宜的背后卻是要付出更多的學習成本國外代理注冊商標,同時也容易滋生惡意搶注、囤積商標等“非正常申請”。這么做的目的其實也不是做慈善,而是為了后續的延伸服務,畢竟商標被駁回后費用是不會退還的。于是乎,駁回復審、初審異議答辯等商標案件業務就成為了代理機構最主要的功能和新增長點。
縱觀[1],排名靠前的部分代理機構與域名、虛擬主機、網站、威客、工商查詢等企業服務平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也正是為什么能夠推出“純官費”或是超低價注冊商標的原因所在。即便在這項業務上面沒有收益,平臺也可以通過其他的產品達成盈利目標。畢竟業務量大、項目繁多,總有企業會有需要的時候。
無獨有偶,與商標相關的起名服務、LOGO設計、資質代辦又或是財稅記賬等商業服務都是大部分商標代理機構可能會選擇涉獵的業務。原本項目補貼也是一塊“香餑餑”。不過隨著今年財政縮緊、一批扶持政策到期,同時國知局下令6月前逐步取消商標、專利授權補助,作為與之直接相關聯的衍生業務幾乎攔腰斬斷。不過,目前的政策導向是減少領證書就能拿的補貼,而前段時間國知局再發文,提出將一個億的資金用作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的補貼。這給提振市場來了一劑“興奮劑”。知識產權不單單只是一張證書,還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包括確權維權、授權運營、交易轉讓、投資質押、作價入股、高校合作、成果轉化等等。
從前些年開始,就有不少機構開始研究知識產權證券化,拓展知識產權的金融屬性。也有保險公司推出知識產權定制財產險。相信在未來,代理機構的發展方向不再局限在現有的領域國外代理注冊商標,還將大有作為。
注釋:
[1]:《2020年度全國商標代理機構申請量排行榜()》發布:中文網與國方商標軟件聯合發布數據提取:國方商標軟件
來源:中文網()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