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付費墻”不是微信公眾號收錢的最難一步
近日,有消息說騰訊將推出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16日付費推廣微信公眾號的方法,這一消息得到了微信團隊官方的確認: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確實在推進中,并“已經在做測試”。
與此消息一同而來的還有一個網絡熱話題,即你會為內容付費嗎?對此,網民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通過梳理發現,除去部分用戶表示愿意付費閱讀外付費推廣微信公眾號的方法,更多的用戶對于內容的付費意愿并不強烈。
其實這一結果并不出人意料。對于習慣了免費使用各類互聯網資源的網民而言,讓他們拿出真金白銀,實屬不易。與此同時,互聯網資源在質量上的參差不齊,也降低了人們付費獲取的意愿。
但不得不承認或者接受的一個事實又是,付費閱讀應該成為人們使用互聯網時的內在邏輯。而不少數據也在印證著人們做出付費行為的選擇。
在艾瑞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網絡新媒體用戶研究報告(簡版)》里,在“2015年中國新媒體用戶付費習慣與意愿統計”選項上,有33.8%的新媒體用戶已經產生過對新媒體內容的付費行為,有15.6%的用戶有進行付費的意愿但是還沒有進行付費行為。同時,不愿意為新媒體付費的比例則從2014年的69.7%降低為2015年的50.6%。
雖然不愿意付費的絕對比例依舊不低,但近20%的下滑比例卻清晰的印證著付費閱讀在用戶意識中的日益加強。這一變化也得到了很多現象的支持。
比如為數不少的用戶在得到、分答、知乎、喜馬拉雅FM等平臺上花錢“買”內容來看或聽。在2月15日,36氪付費專欄“開氪”在36氪App內正式上線。其官方發布的消息指出,付費內容的需求“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對于微信閱讀來說,雖然現在開始嘗試付費閱讀功能,其實此前的打賞功能,已經是付費閱讀的一種有效探索。人們也不難發現,對于內容優質的微信內容而言,打賞的用戶規模龐大付費推廣微信公眾號的方法,真金白銀也早已為很多微信大咖賺取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種種現象表明,付費閱讀,已經不再是一件被用戶絕對抗拒的事情。可以說,建立“付費墻”并不是最難的一步,最重要的還是優質精品內容的持續提供。畢竟,對于用戶而言,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誰能幫他從錯綜復雜的信息網中高效篩出優質內容,誰就贏得了用戶一大半的心。由心生發,培養習慣,付費閱讀并非遙不可及。相反,沒有優質內容的付費門檻,用戶也不會買單,也就自然而然的遵循優勝劣汰法則出局了。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