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新增“話題”功能?!
朋友圈新增“話題”功能?!
微信今年頻繁改版,推出了一系列讓人感覺“很迷”的新功能。
比如微信群里的“拍一拍”,微信公眾號文章底部的“好看”改為“在看”。
今天,我們發現微信朋友圈又出新功能,居然可以加話題了!
沒錯,就是微博熱門話題那個話題。exm?朋友圈話題要怎么玩?
智叔為大家嘗了下鮮。
在朋友圈發布界面,長按會出現“#”標簽,或者直接在任何文字內容前加“#”就可以創建話題。
發布之后,話題內容會以藍色顯現,并且在評論中也可以創建話題:
就在智叔好奇朋友圈話題到底有什么用的時候,我驚訝的發現——
點擊藍色字體進入內容界面,排在最前面的居然是視頻號動態。
再往下滑,才是朋友圈相關內容,公眾號的文章搜索結果,則被折疊在了“更多結果”當中。
很顯然,微信此舉是為了力推短視頻,也即是微信平臺繼“公眾號”之后的“視頻號”。
進擊的 “視頻號”
事實上,為了扶持視頻號,除了新增話題功能,微信還另外做了一大波更新。根據我們的了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個方面:
1、與微信公眾號雙向打通。
改版前的視頻號可以直接鏈接公眾號,改版后微信朋友圈付費推廣,微信圖文中也可以直接插入視頻號內容,在文章底部,還會同步展示同賬號的其它視頻。
目前微信整體日活超過13億,是國內最大的超級App,而微信的流量池主要有三個: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
結合朋友圈新增話題功能看來,很顯然,微信將要為視頻號進行大規模導流。
2、視頻號灰度測試直播功能。
根據新榜測試,直播按鈕被設置在“發表新動態”的右側,點擊后會出現“直播”和“直播預告”兩個選項。
和視頻動態內容一樣,直播間可以直接分享至好友、微信群、朋友圈。
同時,視頻號直播支持“最小化” 播放,用戶可以一邊看直播,一邊瀏覽公眾號文章,或者與朋友聊天。
3、視頻號連接微信小商店。
從9月底開始,用戶點擊視頻號主頁,就能找到“我的小商店”一欄。目前微信小商店支持“0元入駐,快速開店”。
不難看出,微信正在加快視頻號的商業化步伐。
4、最長支持30分鐘視頻。
目前朋友圈發布視頻最長支持15秒,改版前的視頻號則支持1分鐘。
時長的放開,為視頻號創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內容發揮空間。
不難看出,微信的這一大波操作,用短短幾天時間,走完了其它短視頻平臺幾年的路程。未來,在將13億流量導入視頻號的同時,微信或將劍指抖音和快手。
然而,視頻號真的打得過抖音和快手嗎?
“扶不起”的短視頻?
騰訊是一家很奇怪的公司,在社交領域,它擁有微信和QQ兩個超級巨無霸,堪稱當之無愧的中國社交之王。
但是在以信息為中心的陌生人社交領域微信朋友圈付費推廣,騰訊卻好像并不擅長。
以微博為例,騰訊與新浪幾乎同時起步,前者還擁有QQ這樣的超級流量池,但是十年之后,新浪微博已經是中國最重要的線上輿論場之一,騰訊微博則迎來了被關閉的命運。
再看短視頻,早在2013年,騰訊就推出微視App,2018年也試圖通過微信的13億流量池為微視導流。
但是放眼如今的短視頻市場,抖音、快手和B站三足鼎立,哪里還有騰訊微視的身影?
微視作為一個獨立的短視頻平臺,都無法與抖音、快手們抗衡,寄生于微信的視頻號,又有什么競爭力?
回顧微信平臺的短視頻發展史,我們能明顯看出張小龍的克制和猶豫。
早期微信,我們只能向好友、微信群、朋友圈發布10秒短視頻,后期時長放寬,最長也支持15秒。
2019年初,微視App在朋友圈的限時推廣結束,微信正式上線“視頻動態”功能。在拍攝視頻之后,用戶可以添加涂鴉和BGM等內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功能無論是用戶發布入口,還是朋友查看入口,都隱藏得相當深。
隱藏的結果就是,“視頻動態”功能發布近兩年,幾乎無人問津。
在這種情況下,微信推出“視頻號”,我們實在很難想象它能有多大發展前景。
基于張小龍的克制風格,我們大膽預測,視頻號不會成為下一個抖音或快手,它更好的參照對象,應該是微信2017年推出的“小程序”。
簡而言之,它是為品牌商家服務的,更具體的說,是為品牌商家提供更多樣的露出形式,打通更多流量場景——
公眾號提供圖文,視頻號提供視頻、直播,小商店提供商品,小程序直達交易。
然而話雖如此,我們發現,視頻號的部分早期闖入者,已經在這里淘到了第一桶金。
有人已經靠它月入過萬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悲觀者總是正確,樂觀者卻常常成功。”
對于視頻號的未來,雖然我們不認為它會是一個巨大的風口,但是這并不妨礙部分冒險者積極入局撈金。
以“秋葉大叔”為例,他以“如何快速申請視頻號”、“視頻號運營教程”為主題,發布了一系列短視頻,不少視頻都獲得上千個點贊。
而視頻下方鏈接,可以直接導向公眾號文章。
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發現這篇付費文章的閱讀量已經超過10萬+,付費人數為2855人,按8元/人計算,則是2.284萬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其中一篇付費文章,其它短視頻為其帶來的公眾號漲粉數及付費用戶規模,必定更為可觀。
根據“秋葉大叔”透露,“玩了250天視頻號,賺了500萬。”
除了為文章付費,我們發現也有不少視頻號賬戶微信朋友圈付費推廣,通過類似的方式向公眾號導流,再誘導消費。
比如通過極具沖突性的段子劇,吸引觀眾付費閱讀小說,通過知識類科普視頻,吸引觀眾購買付費課程,通過煽情類音樂剪輯,吸引觀眾購買車載音樂U盤等等。
不難預料,視頻號還會不斷調整,在這行業還顯混亂的階段,確實是不少有心人的上升階梯。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